8月13日 老鼠的快乐695
发表时间:2022-07-22 20:28 经文: 来12:2仰望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。他因那摆在前面的喜乐,就轻看羞辱,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难,便坐在神宝座的右边。 短暂的欲望让人沉迷,真正的喜乐鼓舞人带着盼望前行。1953年心理学家詹姆斯·奥尔兹和彼得·米尔纳在小白鼠的脑部嵌入电极,通电刺激,原以为小白鼠会急速躲避刺激,可是没有想到,意外发现了脑部的“快感区域”(也叫“奖励系统”)。微弱的电流非但没有让小白鼠躲避,反而刺激多巴胺分泌,让小白鼠感受到快乐,小白鼠很享受这种快感。 于是,他们重新设计实验,使用杠杆装置,只要小白鼠按压杠杆,就会受到电流刺激感受快乐。实验的老鼠们很快学会了按压杠杆,一旦学会就无节制起来,不断寻求短暂的刺激和快感。其中最不积极的老鼠12小时按压杠杆超300次,最积极的老鼠12小时按压杠杆超7500次。为进一步研究,科学家在按压杠杆设置了各种障碍,比如老鼠必须通过电板才可以按压到让它们快乐的杠杆,或者让饥饿的老鼠受食物的诱惑,然而这些老鼠宁肯承受电板的痛苦、忍耐饥饿也要直奔杠杆。更有意思的是,生了幼崽的鼠妈妈不顾强烈的哺育本能,竟然也扔下幼崽奔向让它快乐的杠杆。若不是科学家切断刺激电源,恐怕有的老鼠会因只顾按杠杆而饥饿致死。 2001年心理学家布莱恩.克努森实验报告提到这种刺激给我们带来的是欲望和幻想,而不是真正意义的快乐。比如,不少人有这样的体会,逛街、网购的过程往往让人很兴奋,而真正得着物品,大包小裹带回家以后就没那么有成就感和喜悦了。还有刷短视频的时候,会觉得很爽期待下一条更有趣更精彩,于是直至深夜无眠。孩子游戏成瘾、成人赌博成瘾,都是一个原理,就是大脑的“快感区域”受刺激兴奋,产生多巴胺,让我们不断重复同样的动作操作,获得这种快感,并逐渐产生依赖,甚至加大刺激力度来维持这样的兴奋状态,我们以为的放松、快乐其实是大脑受刺激分泌多巴胺,让我们产生的短暂快感,并不是真正心灵的满足。因此,我们听到有的孩子通宵游戏,不吃不喝,过度兴奋紧张致死的新闻,这种快感并不是真正的快乐,而是被激发的欲望,就是促使人不断重复让人误以为会产生快乐的行为。因此,少年并不是死于快乐,而是欲望。这样短暂的快乐,一旦刺激行为结束,快感也随之消失,带来的是无聊而不是满足,因此这不是真正的喜乐,而是被短暂兴奋奴役驱使的欲望。这种欲望,常让我们觉得,如果我达到什么条件,得到什么,我就会真正快乐了,事实上,真正得到以为的快乐很快也消失了,但这却催促人们不断满足自己的欲望,可惜的是拥有了也仍旧觉得缺乏、不满足。 真正持久的快乐与满足,一定是智慧、能力、品格等提升,生命成长带来的,正如《希伯来书》作者告诉我们的,喜乐之前有盼望、有忍耐、有追求,用锲而不舍的精神,克服艰难险阻所得到的成就感,远远大于简单的按钮操作、刷刷屏幕带来的满足。长期被欲望控制,非但不能享受真正的满足,反而需要靠增加刺激力度来让自己感觉到存在的意义,好像忙碌、必须做些什么才会觉得踏实,停下来就会觉得空虚无聊。因此,无节制地刷手机、打游戏、网购过程“一时爽”,停下来往往会陷入更深的无聊空虚中,人也变得焦躁、浅薄。久而久之会因浪费时间而悔恨,看着别人在成长,自己却自责沉溺享乐,也会产生自卑、焦虑的心理。因此,追求盼望、忍耐、节制带来的喜乐,会让我们的生命得着丰富与提升,像主耶稣,他因前头的喜乐,就轻看羞辱,忍受十字架的苦难,那坐在神宝座右边的满足是何等大,充满稳妥与荣耀,那是充实、丰盈、盛大的满足,不能被夺取的成就感,那是在与圣三一上帝团契中的喜乐。 祷告: 慈爱的天父,求你拯救我们脱离无节制的欲望,保守我们常有敬虔和知足的心,有信心、盼望那恒久的喜乐。救我们脱离短暂、虚空的享乐,用殷勤、忍耐收获智慧人生,弃绝不劳而获、速成等功利的心,脚踏实地建造自己的生命,过好自己的生活,收获丰盛充实恒久的满足。奉耶稣的名,阿们! (衣娜 传道) |